应对中国强力反垄断与其闹情绪不如反躬自省
应对中国强力反垄断与其“闹情绪”不如反躬自省
通过反垄断,迫使这些企业走出暴利,回归正常市场秩序,将最终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这或许可以回答某些日本商人和媒体的疑问:“中国政府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同时,中国各地的反垄断执法部门也正在对克莱斯勒、奥迪 、奔驰等汽车经销商进行反垄断调查。可见,追问中国“为何选在此刻”“为何对日企开出罚单”的日方显然是小家子气了。
而认为中国对一些外资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就是打压外资的想法,更是有失理智和市场觉悟。 对危害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进行反垄断调查和执法,是世界公认的市场经济规则。对日本车企垄断行为进行惩罚,中国也非第一家。2013年9月,美国司法部就曾对9家日本汽车零部件公司在美国市场多次合谋操纵价格处以巨罚。 因此,日本应该问的问题不是“为什么现在调查外资企业”,而是“为什么现在才开始调查外资企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却也有些企业利用中国基础薄弱、引进外资心情迫切的机会长时间享受所谓“超国民待遇”,钻法律政策空子。据悉,相当一部分涉嫌垄断的企业在欧美都会规规矩矩地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在中国反而不适应了,需要通过监管使他们回归到像在投资母国一样规范。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反垄断针对的并非某国企业、某个行业,而是那些破坏市场秩序的不公平竞争者。一视同仁地严格执行《反垄断法》,为市场上的所有经营与交易主体创造公平的环境,这是中国改善投资和经营环境,吸引到更优质的外资的举措。 那些因被罚和被调查的涉嫌投资方,与其诸般猜测、诸多不满,不如反躬自省、整肃问题,让自己获利也让投资国受益。冀望通过垄断获取暴利、无视市场秩序的行为在中国已无生存空间,这里不是“法治洼地”。